一头微卷的干练短发和一副黑框眼镜架在她那挺拔的鼻梁上,给人一种既优雅又自信的感觉。她的穿搭透露着成熟稳重,又不乏时尚感,相比过去频繁出现在荧幕上的她,如今的她显得更加清丽动人,优雅中带着一丝俏皮。
2019年8月,在祖国庆祝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时刻,李瑞英作为“我的书屋我的梦妈妈导读师”河北赛区决赛的评委,站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和小选手们一起合影留念。
照片里的她笑容温暖亲切,身边围绕着可爱的孩子们,她那熟悉的面庞,依旧带着从容与自信,仿佛岁月未曾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她是曾经《新闻联播》上的那位主持人——李瑞英。
展开剩余87%李瑞英出生于1961年,成长于北京,毕业于中央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1983年,她进入江苏电视台工作,三年后,她的职业生涯迎来了重大转折——她被调入了央视新闻中心。
1986年,她首次亮相《新闻联播》,那时的李瑞英,面容端庄,声音圆润、清晰,语速自然流畅,她的每一次播报都仿佛在为观众带来一份可靠的安宁。为了不断提升自己,李瑞英反复听取播音回放,通过对照播音笔记,精益求精。为了加深记忆,她甚至将《新华字典》整本背诵下来。
李瑞英始终坚信,阅读能够让人保持冷静和清明,抵抗外界社会的浮躁影响。因此,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她仍然坚持学习,并顺利考入北京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四年的深造,不仅让她形成了跨学科的思维框架,更使她在日后的工作中得以灵活应用。
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不断追求卓越的学习精神,使她的播音水平迅速提升,1996年,她在《新闻联播》直播改版后的首个直播中,与罗京搭档时完美呈现了零失误的出镜。
此外,李瑞英还兼任了播音指导、新闻播音组组长等多个重要职务,亲身见证并参与了许多历史性时刻:1997年,她参与了邓小平同志逝世和香港回归的现场直播;2008年,她成为了奥运火炬传递安阳站的第一棒火炬手;2009年,她也参与了解说国庆阅兵式;而她还曾多次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参与相关的新闻报道。
2014年,李瑞英决定告别了曾经的《新闻联播》,从光鲜亮丽的镜头前退居幕后。虽然不再像往日那样备受瞩目,她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投身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工作中。她常常说:“要做一个平凡人,首先得有一颗平常心。”
2017年10月13日,CCTV5《一起说奥运》主持人大赛的决赛正式开始,128名选手齐聚北京进行培训课程。在开课第一天,李瑞英作为讲师,向大家讲授了“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
在她的讲课开始时,央视体育频道的主持人沙桐播放了一段李瑞英和张宏民老师共同主持《新闻联播》的录像,大家还沉浸在那一段精准、流畅的播音效果中时,李瑞英老师已经手握笔记本,缓缓走上讲台。
她的身上,黑框眼镜依旧彰显她的理性,而她穿着一件深色外套,内搭一件红色毛衣,整体搭配既不失端庄,又透出一份知性与随和。她用那熟悉的、充满磁性的声音,讲述了成为一名合格主持人所需的素质。她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们:“你们的路才刚刚开始,不要急于求成,名声是一时的,责任才是永恒的。”
李瑞英老师的课堂,不仅让学员们反思自己的心理素质,还引发了他们对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深刻思考。一位学员激动地表示:“我们都知道李瑞英老师的名气,但亲眼见到她,才感受到她的亲和力,这让我更坚定了坚持自己选择的决心。”
她的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深刻的人生启发,正如法国诗人米斯特拉尔所说:“事业的成功需要能忍受时间的考验。”李瑞英老师也在学员们即将离开时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提醒他们,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里,做一个具有大局观、热爱祖国、了解人民需求的体育解说员。
从她那言辞真挚、关怀学生的态度中,大家可以看到她那份博大的爱心和责任心,正如她所说:“作为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用心去解答学员的疑问,指引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离开了聚光灯的围绕,李瑞英以“师者”的身份,默默奉献,用她那简约却极具魅力的风采,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播音主持学子。
她不止一次地前往全国各地的电视台、学校、广播学院等地,分享她的经验与心得。2018年10月下旬,李瑞英来到邯郸广电,为当地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们讲授“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讲座。在讲座上,她以自己在央视工作时的经历为例,讲解了播音员如何在镜头前保持优雅与自信。
2019年5月10日,李瑞英受邀来到江苏昆山,为当地的新闻工作者和新媒体从业人员举办了讲座。她依旧身着简约的蓝色连衣裙,外搭一件黑色西装,气质高雅,她用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教导大家如何通过持续努力提升自我。
李瑞英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工作领域,家庭的支持也为她的事业提供了坚强后盾。1987年,她与从小青梅竹马的张宇燕结为连理。张宇燕是一位经济学专家,二人都对事业充满执着。在儿子出生后,李瑞英的婆婆主动承担起了带孩子的责任,这样一来,她和丈夫都能安心投身事业。当婆婆去世后,李瑞英的父母接过了带孙子的责任。丈夫张宇燕更是在繁忙工作之余主动分担家务,为她减轻压力。
尽管李瑞英工作压力巨大,甚至一度被噩梦困扰,但丈夫始终温柔地安慰她,帮助她调整身心状态。通过羽毛球锻炼,李瑞英的焦虑情绪逐渐得到缓解,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她的儿子自小聪明乖巧,在父母的悉心教育下,也成为了一个成绩优秀的青年。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李瑞英始终未忘社会责任,频繁下基层调研,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特别是为贫困学生募集善款。她在北京广播学院担任兼职教授,组织了大量的培训工作,并撰写教材、亲自授课,传递她的经验与理念。
如今,62岁的李瑞英虽然不再频繁露面,但她依然在文化和教育事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她在各地的讲座依然充满魅力,且不断为未来的播音主持人们提供着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发布于:天津市启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