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推拿、针灸、拔罐……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医馆数量已从2015年的3000余个增加到4.2万个。你体验过社区医院的中医服务吗?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5%的受访者体验过社区医院的中医服务,其中,29.9%的受访者经常体验。
“我爷爷奶奶有高血压、高血糖,平时都在社区医院拿药,非常方便。他们还会去社区医院做推拿、拔罐,我妈妈现在也经常去社区医院做针灸按摩。”福建泉州的00后杨馨仪表示,社区医院的中医门诊和相关诊疗服务给家人带来了极大便利。
“我女儿有湿疹,反复了好几年一直没根治,早就想寻求中医的帮助。我听说社区医院有中医医生坐诊后,就马上带孩子去看,医生配了药,我现在每天煮给孩子喝。”山东青岛的中学教师刘少梅表示,中医进社区后带来了很多便利,“我父亲腿脚不太好,社区医院的中医按摩就非常适合他”。
刘少梅表示,中医进社区也让她就医多了一种选择,“我们家以前不会专门去看中医,因为觉得好的中医少,出诊的医院离家远,去一次不方便,但现在有需要就会去社区医院看中医”。
中医馆进社区有哪些意义?调查中,70.0%的受访者认为可以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降低对综合性医院的依赖;62.9%的受访者认为能促进疾病预防,有利于特殊人群健康管理;59.7%的受访者觉得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供多样化的治疗选择;42.8%的受访者认为能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医保负担;34.3%的受访者认为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
“中医调理是循序渐进的,家门口的中医大夫,更了解本地人饮食习惯特点和身体情况。”杨馨仪说,中医进社区丰富了社区医院诊疗类别,另外,中医讲究日常养生,社区中医馆让看中医成为一种更日常的行为,对大家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社区中医大夫调理的效果好,大家口口相传,愿意去看的人也就更多了。”杨馨仪表示,大家看中医普遍比较看重口碑,自己身边有人会跑很远去找有口碑的好中医,如果社区医院能培养、吸引并留住更多中医人才,大家也会更愿意去社区看中医。
刘少梅期待社区中医完善治疗室设置,通过针灸、推拿、刮痧、按摩、拔罐等方式,让中医药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治未病。她也期待,通过中医疗法更好地帮助有偏瘫、行动受限的老年人康复,减轻他们的就医负担。
受访者中,00后占11.3%,90后占46.3%,80后占33.2%,70后占8.0%,60后占1.2%。一线城市的占38.4%,二线城市的占39.7%,三四线城市的占19.4%,乡镇的占2.5%。#读数
(梁子祺对本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刘少梅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启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